本文摘要
前言
口試是大學申請入學中,大部分科系都需經歷的關卡。然而台灣體制對於自我表達的訓練極少,大學面試又佔了二階20-30%的比重,缺乏準備方向之下學生會感受到極度之徬徨。而學校能提供的資源,也只有找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領域的教授提供主觀、參考價值低落的模擬面試。
因應這些困境,欣學家教團隊免費提供10幾年備審與大學面試輔導經驗,所歸納的面試準備心法、高頻率面試題目,希望能給辛苦的考生更多實質的幫助。
面試型態
準備面試前需要先釐清大學面試的大方向,我們的經驗中大致上可以把方向歸納成以下五種:
個別面試,一位學生同時面對多位教授
個別面試,一位學生面對一位教授,但需跑2-3關
團體面試,多位學生面對多位教授,教授出題每位學生輪流回答
團體面試,多位學生面對多位教授,教授出題但搶答
團體面試,多位學生(彼此不認識)分組針對主題討論,最後進行報告
如何事先知道面試型態:
有些科系會在學測前兩個月的校系分則中公布,而沒有公布的科系,也可以從面試時間表中看出來。例如說若每位學生的面試時間很明確,則必定是個別面試:
若有多位學生被框在同一時段,則團體面試的機率高:
高頻率大學面試題目
欣學將過去上千系的大學面試試題目進行歸納,可分為以下五大類:
自我介紹 最常見的自我介紹長度是1分鐘,若一位學生被分到的面試時間很短(例如6分鐘內),可能自介長度就只有30秒。保險起見會建議準備3分鐘版、1分鐘版、30秒版。有些注重英文的科系也須準備英語自介。 自介的最佳架構為: (1)姓名與學校 (2)適合這個系的特質與能力,並以學習歷程佐證 (3)職涯目標(需和科系有強烈關聯性) (4)收尾(感謝教授、未來對自己的期許)
學習歷程相關問題 主要在於確認學生對於學習歷程內容皆了解,在ChatGPT問世後,有些學生會開始使用ChatGPT進行部分代寫,因此教授會更需要確認所有作品均出於學生之手,此類型的題目出現機率將更高。
完全無法預測的無厘頭問題 這部分是在測試學生的個性與特質,我們曾聽過幾年前某知名科系詢問學生:若他是某童話故事的主角,他會做出什麼與故事結局不同的作為。可以得知這部分完全沒辦法準備,但這樣考的機率並不高。
生涯規劃、特質是否切合科系 這是最常見的類型,畢竟教授不想收一個入學後不久就轉走的學生,教授想要確認系上的資源能實質幫助到學生的生涯規劃。我們歸納出以下幾個常見的題型: (1) 與其他系的比較:你一階錄取的科系如果都上的話你會怎麼選擇?為什麼?分析這些科系對你的優缺點 (2) 系內課程認知:簡單說明我們系的課程架構?你對大學課程有什麼想像? (3) 時間規劃:現在到入學前這3個月你會怎麼規劃學習?大學後你會怎麼規劃課內與課外時間? (4) 職涯目標:你的職涯目標是什麼?要怎麼運用我們系或我們學校的資源讓你達到這個目標? (5) 個人個性:你最引以為傲的事情是什麼?説說你最有印象(或在團隊合作中)的失敗經驗? (6) 個人能力:說明你有什麼特質或能力說服我們要錄取你?你最喜歡與最討厭的科目?介紹一個最能代表你的多元表現? (7) 對學校的了解:我們學校有什麼特色或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讓你想來就讀? (8) 需要做專題的科系:你會怎麼規劃大學專題以能與你的職涯規劃接軌? (9) 職涯導向科系:說明未來要擔任XX工作的整個流程(ex: 醫師、護理師、臨床心理師等等) (10)ChatGPT相關問題:對ChatGPT的想法?會如何使用ChatGPT來增進自己的學習? (11)其他:詢問教授一個問題?
科系專業問題 這部分涵蓋大學四年的課程,範圍非常廣泛,所以也不好掌握。但通常會有以下特徵: (1)從高中學科做延伸(例如電資問矩陣、外語系問翻譯等等) (2)生活中與科系有關的使用經驗(例如資工系問ChatGPT、行銷類科系問社群軟體的使用等等) (3)與科系相關的時事新聞(大量google近期的時事新聞,並想好你的觀點)
面試應有態度
除了掌握面試類型與題型,教授也可能會從學生非口述的行為細節進行評分,因此整個過程都需要具備正確的態度,不能只有注重講話。
注意每個細節,例如服儀每個部分都要得體(有聽過沒綁好鞋帶被扣分的)、禮貌、等候面試時是否遵守秩序等等
團體面試要勇於表現自我,不要隱沒於人群中。但也不要無謂的搶話、否則若讓組員感到不悅會有反效果。
【113學測 學習歷程/口試顧問服務 即將開跑】
去年開放報名一週即額滿的「大學申請入學顧問服務」,今年將持續展開!
僅需要坊間顧問公司的1/5價格,可獲得無限次的一對一專業作品修改輔導!
想了解更多,請點選以下連結:
或是點選右上角的facebook / line按鈕私訊我們
【全科全年齡 到府家教課程擴大規模招生中】
由十年教學經驗之台大校友群創辦,透過獨創師資管理系統嚴格把關師資,為孩子量身定做客製化課程,並直接到府服務!
想更了解欣學課程,請參考欣學官網:
想報名到府家教課程,請填寫報名表單:
Comments